欢迎访问大赛吧体育直播

专注于填料、曝气器的生产销售

厂家直销,型号参数齐全,价格实惠。

全国咨询热线

13861513465

产品展示

新闻中心

填料

应城发现442岁石拱桥系明朝工部尚书李幼滋筹资兴修

作者:大赛吧体育直播 发布时间:2025-08-06 18:39:31
  

  湖北日报讯(记者方桐、通讯员程国辉、杨利梅)5月28日从应城市博物馆得悉,该市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发现一座单孔石拱桥,经考证为万历十一年(1583年)明朝工部尚书李幼滋筹资兴修。

  该桥坐落应城市杨岭镇雷湾村(原孙岭村)河头湾,横跨于李家河上,被乡民称为河头湾桥。桥长8米、宽3.5米,两端低、中心高,呈拱形,桥拱跨度5米;桥体为青石原料,桥面石板缺失,桥拱保存较好;两端引桥比桥面宽,呈“八”字形,少数石材有残缺。

  “依据史料记载、桥体原料、建桥工艺和乡民介绍判别,这座桥由李幼滋安排能工巧匠建筑,至今仍很结实。”应城市博物馆担任的人介绍,万历十年(1582),张居正病逝,保守官僚东山再起,万历新政间断,李幼滋称病致仕,回到应城老家河头湾,以“义河先生”的影响力筹资拓展李家河,改进当地灌溉排涝条件,一起建筑河头桥,便利乡民通行。当地曾撒播一首打油诗:“一座石桥跨村前,衔接东西数十村。桥宽五米长三丈,两端引桥双桥墩。桥高足有十多米,满是石料搭建成。建桥资金哪里来,满是李姓人捐献。”

  该担任人表明,这是应城已知前史最陈旧的桥梁,对研讨明代石拱桥制作技艺具有极端重大意义。一起,作为其时多个村落进城的交通要道,古桥为研讨其时社会生活与经济往来供给了宝贵证据。该馆已将此桥登记为文物维护点,后期会安排专家评定,通往后将申报县级文物维护单位,对古桥做修理维护。

  应城市政协文明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张灵霞对李幼滋有必定研讨。她介绍,依据《李氏族谱》记载,元朝末年,朝廷建议“江西填湖广”移民大迁徙,李幼滋祖上一路迁徙至古蒲阳,依水而居,终究定居在河头湾。尔后,李氏族人在此依河聚居600多年,走出了多位朝廷命官。因李幼滋管理黄河有功,明神宗大悦,慨叹李家祖孙三代为官,总算成果一位贤达臣工,遂御赐“三代尚书”坊表。

相关资讯